与羊群效应截然相反,理性思考正是互联网时代最为稀缺的流量。
近几日的短视频平台,出现了各种各样,以倾倒浪费水资源的方式抵制某品牌,转而支持其它品牌的剧情。说实话,我看过之后,大受震惊,无法理解。支持可以,但浪费并不值得提倡。
而关于近段时间以来的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总有些不负责任的言论肆意滋生。
是的,不管是放弃了造车的苹果,还是宣布推迟全面电动化的奔驰,亦或是突然取消电动车补贴政策的德国,都证实了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遇到了难题。但这些并不能证明新能源汽车没有未来的“唱衰论”,也不能证明自主新能源已经傲视群雄的“夸大论”。
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就针对部分欧美车企声称削减或推迟电动汽车计划的消息指出,这些调整并不代表欧美车企放弃了电动汽车领域的发展,而是在进行策略性优化。
并且就连奔驰自己也站出来解释:“梅赛德斯-奔驰宣布将其2021年提出的电动化目标推迟5年至2030年,并向投资者保证将继续改进其燃油车。”
包括今年1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销量更是达到了106.72万辆,据CleanTechnica公布的销量数据来看,这个数字同比增长了63%,占整体市场26%份额。而且就算位于新能源汽车头部的特斯拉,最近在股市上摔了一个超级大跟头,但咱们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对它的汽车制造产业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吗?
再看看几乎全球都有工厂,但新能源领域相对落后的丰田,也并未传出针对固态电池和氢能源等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停止研发的相关消息。所以不管是从经济、技术、还是环保等方面考虑,新能源汽车还是全球汽车市场未来一个较为鲜明的发展方向,“唱衰论”自然也就不成立了。
至于“夸大论”,2023年,中国依靠新能源汽车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出口的国家。是的,这值得骄傲,但就像刚才说的一样,丰田等部分日本车企在许多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工厂,可以做到本土化生产,相较之下,咱们的自主品牌在这一点上还有所欠缺。
第一步走出国门,走向国际,根据这个成绩来看,咱们已经做的比较优秀了。而至于接下来的第二步,站稳海外,名噪国际,现阶段还是在一个较为初始的发力点。好在,不管是上汽、一汽、北汽、东风还是比亚迪、吉利、长安等品牌,他们在外建厂的速度也有点基建狂魔的感觉。
正像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所述,“这是一个难得的换道超车的机会,最起码也是并行的机会”,承认了相较于传统车企,自主品牌确实还有一段路要走。但同时“他们在放缓,我们在加速,两者的差距可能会进一步拉大,可能会形成新的更强的竞争力”,肯定了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优势,以及未来依然可观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