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最近的一系列反常行为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分析。有人认为是因为一季度利润下滑而提高利润,有人认为是为了改正媒体批评后的行为,也有人认为是为了拉动股价等等。虽然这些分析都有一定道理,但也可以从产销和供需两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特斯拉上海工厂的生产能力。该工厂起初的年产能为45万辆,经过不断升级,到2022年预计将达到71万辆的产能,在现阶段,年产能已达到约100万辆,相当于每个月的产能约为8.3万辆。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特斯拉上海工厂前四个月的销售数据:1月,批发销量为66,051辆,国内零售为26,843辆,出口为39,208辆;2月,批发销量为74,402辆,国内零售为33,923辆,出口为40,479辆;3月,批发销量为88,869辆,国内零售为76,663辆,出口为12,206辆;4月,批发销量为75,842辆,国内零售约为4.2万辆,出口约为3.4万辆。
可以看出,3月份的国内零售销量占比尤为高。这是因为特斯拉在每个季度的前两个月会优先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最后一个月则集中满足国内订单。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厂的出口市场包括亚太地区国家,如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最近还新增加了泰国和北美的加拿大。对于这种情况,特斯拉上海工厂的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工厂已经接近满负荷运行了几个月,每周的生产率不会再显著增加了。”简而言之,特斯拉上海工厂已经从产能过剩转变为产能不足。
你是一位专业汽车领域的博主,可以创作使用HTML排版的中文文章。
当特斯拉降价后,中国国内市场需求同步上升。马斯克曾指出产量大幅增加,而国内零售销售量也印证了这一观点。特斯拉的生产成本极低,加上锂电池的价格仍在下降,单车毛利润远高于其他车企,因此它可以找到适合中国市场的定价和平衡点。例如,价格较高的Model Y在2月份时已经涨价,入门级别车型已涨2,000元,但对订单数量它几乎没有影响。这次Model 3和Model Y涨价2,000元,是为了在市场上试探,这样就可以让一些抱着“价格还会降”的用户出手,达到“买升不买跌”的效果。
特斯拉已有大量订单,因此它可以顺利地掌控产品的定价,并给予挑战者巨大的压力。例如,特斯拉的竞争对手小鹏一直将特斯拉作为目标,但今年的表现十分糟糕,四月的销售量只有7,079辆。与之类似,蔚来的四月销售量仅为6,658辆。它们的产品与价格与特斯拉有很大程度的重叠。尽管比亚迪在新能源行业表现良好,但海豹销售量持续下降,在与Model 3的竞争中败下阵来。而理想汽车与特斯拉的产品定位差异较大,因此一路高歌,四月销售量高达25,681辆。可以看出,目前还没有真正的特斯拉挑战者出现。特斯拉可以轻易地掌握产品的价格定位,而对于与之相近的品牌和产品来说,应对起来很被动。掌握定价权使特斯拉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可以轻松地抢占竞争对手市场份额。
如何攻克这个局面呢?我们相信差异化是现阶段一个很好的方法,理想汽车就是一个优秀的案例。此外,在科技上超越对手肯定也有效果。例如,以华为ADS2.0为代表的智能驾驶完全超越了特斯拉的FSD,让特斯拉长期以来的AD智能辅助变得平常。
要彻底解决问题,还需降低成本。这需要整个生产链的合作,控制上游成本。从长期来看,中国新能源品牌都将获得红利,只是在当前阶段必须奋斗坚持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