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速速 最新资讯 材料工程师评大众ID.BUZZ:果真是“车圈老炮收割器”|潘工车记

材料工程师评大众ID.BUZZ:果真是“车圈老炮收割器”|潘工车记

大众汽车的产品给人的印象,一向都是四平八稳、棱角分明、中规中矩的风格。当然曾经经典的甲壳虫和现在的ID.3是一个例外,外形设计得比较Q弹和圆润,但它们毕竟是辆小车。你见过大众汽车将一辆MPV的外形设计得比较Q吗?已经曝光大半年的ID.BUZZ就做到了,这次ID.BUZZ来到我所在城市的巡展,看完之后印象颇深。

设计上,ID.BUZZ其实是在大众经典T系列车型的外形上的一个延伸,感觉是T1和T7结合体。前悬非常的短,车头部分比T7更短,几乎就是沿着挡风玻璃直接斜线切下来的一样,这跟2011款的Bulli的处理方式很类似。这主要是因为新款的ID.BUZZ是一款电动车,不需要在车头部分再放庞大的发动机,节约出了很多空间。

ID.BUZZ在前脸上设计得非常圆润,几乎没有棱角,第一眼就很吸引人,如果盖住Logo,只看前脸,很难相信这是大众的设计语言。

但有些遗憾的是尾部特征并没有做修改,跟传统的大众SUV或者MPV很类似,如果尾部能想办法加入前脸的一些设计理念,这辆车应该更吸引人。

大众汽车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并不是太强,但是ID.BUZZ还是配备了单目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辅助驾驶元件。只是这个车的座姿太高,它不是把摄像头放在车顶上,而是放在了仪表台中央。所以当你坐在驾驶台时,无论怎么调整座椅的高度,都能看见这一块凸起的东西。其实ID.BUZZ的仪表台设计得是非常简洁的,没有多余的折线和元素,突然多这么一个东西感觉怪怪的。

ID.BUZZ的长宽高分别为4712mm、1985mm、1937mm,轴距为2988mm,车身尺寸上与奥德赛接近,但是在很多细节上的设计——比如这比巴掌还要大的LOGO、对开式的雨刮、大面积透明的A柱区域——都在凸显ID BUZZ的大。这就让人有一种错觉,觉得这车比其他车看起来要更大。

ID.BUZZ作为一款紧凑型MPV,具备了很多MPV的共性特征。就前排来讲,主驾和副驾之间取消了传统的副仪表板隔断,直接打通,并且还挺宽敞的,完全不受体形的限制,轻松实现主副驾通畅自由。

最大的亮点是,这个副仪表板是完全可以拆卸的,如果你不需要它,把这个扣手扣住,直接拿掉,还可以实现前后排通畅自由。地板上两个固定副仪表板的卡扣在不用时还能折叠起来。

由于前排通道的存在,杯托被移到了显示屏下面,不用时也可以折叠起来,这跟很多MPV类似。

由于中央通道的存在,就只有牺牲手机无线充电的功能。Type-C接口移到了方向盘的旁边,空间略显狭小,并且要受拨杆的阻挡。

前排座椅除了内侧有可调节的扶手外,外侧也配备了扶手,这是很少见的,因为大家在座椅外侧没有扶手时,也可以将手枕在门板扶手或者门框上面,显然ID.BUZZ的这一功能让乘坐舒适性更强。除了具备大众扶手常规的两个档位调节功能外,在不用的时候,也可以完全收起来,非常的方便。

前排储物空间方面,副驾驶侧有一个开放式储物空间,这一点有点类似汉兰达,但是比汉兰达的空间要大。

手套箱的开口行程较大,更方便储存大体积的物品。

乘客侧的安全气囊抑制开关布置在手套箱上,相比起其他布置在侧面端盖板上的设计,这是非常好的一个创意,毕竟当坐上车后,不需要再打开车门就能自由控制。

门板上跟其他MPV或者大型SUV一样,布置了双层储物格,并且最下层的储物格非常大,完全不用担心放东西的空间不够。

有意思的是,驾驶侧的门板这个位置有一个后备箱的电动按钮,在副驾驶对称的位置也有一个对称的盖子,下面是充电接口,完美的解决了仪表板上的充电接口更靠近驾驶侧的缺陷。

既然是MPV,二排怎么能少了小桌板呢。ID.BUZZ的小桌板关闭后是正面朝外,开启按钮隐藏在最下方,使用液压支撑杆控制,一共有两个使用角度,使用电脑或者就餐时可以全部打开,如果只想放杯水可以只开一半。不过我觉得这个小桌板的颜色不使用黑色,而是使用跟门板或座椅更搭配的浅色会不会更合理一点。

二排滑动门有多个控制机构。前排仪表板上有双侧电动独立控制按钮,二排内侧既有一键控制双侧开闭的电动按钮,也有物理的开启拉手。在门外有两个亮点,一是这个开启手柄是固定式,开启按钮隐藏在手握的内侧一面,二是二排的门居然是无框车门,这在MPV上很少见。

虽然现在看不到ID.BUZZ的具体参数,但还是可以感觉到它的离地间隙挺高的,再加上踏板的宽度不够,脚掌的重心只能脚尖承受,所以二排上车时还是稍微有点困难,必须借助B柱上这根拉带发力。这点也挺奇怪,ID.BUZZ没有像其他MPV搞一个塑料拉手,而是使用了一根皮质拉带,耐用性肯定没有问题,就是寒冷的冬天手感肯定不会太好,换成其他较软材质的布料是不是好一些。

ID.BUZZ现在推出的展车都只有两排,并且二排没有独立座椅,但是可以手动实现前后调节和靠背调节,座椅也可以实现绝对纯平放倒,给了后备箱很大的拓展空间。不过后排的三个座垫并不是太宽敞,如果同时坐三个牛高马大的人可能有点拥挤。

作为ID系列旗下的全新车型,ID.BUZZ也继承了ID系列车型的很多元素,不会像常规MPV那么单调。个人更喜欢这种橘黄色和白色的内外饰颜色配色,相反官方那个纯黑色的官图就显得普通了一点。

在这台车上,可以看到大众ID系列的很多共用件,比如大屏、液晶仪表、方向盘、拨杆、大灯控制开关、车门组合开关、刹车、电门。同时还保留了多色氛围灯配置,让整个座舱更显时尚。

ID.BUZZ的坐姿是非常高的,从坐下来的膝盖位置就可以看出来,超过了门板三分之二的位置,不像一台MPV的坐姿,甚至比一些大型SUV的都要高,这是因为它的座椅底部垫高了很长一段,垫高了后也拓宽了后排乘客的脚部空间。不过垫高后,座椅底部就露得更多,显得比较凌乱。从滑轨标签来看,座椅来自大众的长期合作伙伴——国际知名供应商安道拓。

但即使座椅布置得这样高,当把座椅调到最高时,172cm的身高坐进去,头顶离顶棚的距离至少超过两拳,对于一台高度不超过两米的新能源车来说,在底部有电池、座椅又被抬高的情况下,还有这样的头部空间,是相当大的一个优势了。

ID.BUZZ虽然目前并没有公布更多的配置信息,但从现场的介绍来看,这个车有可能坐到八个人——如果真坐八个,上下车时,必须将二排座椅移到最前面,然后从二排座椅的空隙进出,目测进出的空间还是不错的,只是移动二排座椅有点麻烦。三排地板有明显升高,对后排坐姿和头部空间肯定有一些影响。

从侧围上已经布置好的手机充电接口、皮质包裹的扶手来看,也佐证了这个车肯定会有三排的配置。

如果是两排五座版车型,在没有第三排的情况下,后排可以像这台展车一样设置两排纯平的支架,一方面储物空间不错,另外一方面又可以将二排座椅纯平放倒后将整个车厢变成一个大卧室——这不就是目前那些国产新势力主推的“打造一个移动的家”的概念吗?

在ID.BUZZ的后保险杠下面,还有一个电动拖钩,这样就完全可以当一台房车来用——后面加一个拖车,把所有的行李都放在拖车上,后备箱完全保持一个常规的居住状态。

在外起居时,第二排顶棚上设计的这个孔可以固定一个帘子,把后面跟前排隔开来,保证私密空间。

结语:

正如车圈的共识:ID.BUZZ一定是大部分喜欢车的人想拥有的一台车!它的确是非常的有意思,比如它的外形、空间、多功能用途,是绝大多数MPV所不具备的。

当然短板也有,尤其放在国内内卷非常严重的MPV市场来看,ID.BUZZ的配置跟极氪、腾势的对应车型相比又相去甚远,特别是在智能化和二排座椅方面。

而相比起当前国内绝大多数MPV,既可商用也可家用来说,ID.BUZZ更适合热爱旅行或者户外运动的家庭使用,绝不是大家所调侃的中巴车或货拉拉那样的理解。

虽然现在大众还没有公布ID.BUZZ具体的配置和参数,也没有具体的国内市场导入计划,但从传递的信息来看,价格不会太低,所以要想得到这样一台车,目前看来还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如果按照A(卓越)、B(优秀)、C(一般)、D(较差)的档次进行一个打分的话,这台车的静态体验还是能够给到一个高分。

文|Argus

图|Argu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