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天,今年最强寒潮席卷了全国大部分地区。
就拿北京来说,一夜之间气温就降了16℃,简直就是瞬间入冬。其他不少北方地区还下起了鹅毛大雪。
与此同时,我看到不少网友开始在车友圈里发“车门被冻住”之类的帖子。在这些帖子中,似乎隐藏式门把手成为了这波严寒之中的“重灾区”。
有因为结冰导致门把手无法弹出的。
还有上车开门时可以正常弹出,结果下车后发现门把手缩不回去的。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在去年冬天,同样是一波寒潮夹杂着大雪、冻雨,不少特斯拉车主都在隐藏式门把手上栽了跟头,纷纷表示车门冻住了打不开。
有位北京的特斯拉女车主还专门就此事在微博上@特斯拉中国区总裁陶琳。
而陶琳回复到:“停车时温度相对较高,降雪化成了水就容易冻上。这种情况其他品牌车上也会出现,但特斯拉可以提前远程打开暖风提高车内温度从而解冻。”
能让车主的吐槽转瞬之间秒变广告,充分说明陶琳这个位子一般人还真不一定驾驭的了。
后来,特斯拉还专门针对特斯拉隐藏式门把手被冻住的问题,官方给出了一套应对方案。
结果谁能想到,特斯拉给出的方案竟然是——直接拳头砸。
同时还提示,用拳头砸的力度不要太大,与敲邻居家前门时所用的力大小类似即可,不然可能引发车门凹陷。
再到后来,为了在严寒环境下预防隐藏式门把手被冻住的情况,特斯拉官方还给车主们推荐了一款“神油”——WD-40。
在冬季严寒条件下,向车门把手枢轴销上涂抹WD-40,可以防止结冰。
意思就是说,如果你预计接下来几天会出现容易导致门把手冻住的天气,就提前买一瓶WD-40,拉开隐藏式门把手把WD-40涂在门把手里面。(估计涂在门把手外面起不到太好的防冻效果)
这里社长插一句,WD-40一般在淘宝或部分五金店上就可以买到,但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WD-40有好几种,有用于键盘、遥感等精密仪器清理的,有用于轴承润滑的,有除胶用的……大家买的时候要看清功效,选带防水防潮功能的,千万别买错了。
就在今年10月份特斯拉的一次OTA更新中,特斯拉就门把手冻住的问题又一次来了波优化。
或许特斯拉的工程师也想通了,就算再智能,系统集成度再高,也不太可能智能到精确的检测到门把手到底冻没冻上,然后再做自动除冰的。“既然门把手是用来开车门的,那不用门把手开门,门把手冻上或者没冻上,不就无所谓了吗?”
于是,这次OTA更新之后,特斯拉APP里多了个功能:直接通过手机APP控制一键弹开主驾驶位车门。
这个功能确实可以解决驾驶员因为门把手冻住进不去车里的问题,但副驾和第二排门把手也冻上了怎么办?后续可能带来的财产安全隐患怎么解决?这些就不好说了。
实际上,不只是特斯拉,同样采用了隐藏式门把手的蔚来,也考虑过门把手被冻上打不开的情况。
秦力洪还专门在蔚来APP上发了一下他们对于ES8隐藏式门把手冰冻/破冰试验结果:用每平米每分钟30升的水量对车门喷淋30分钟,缝隙间水量饱和后,在-20摄氏度温度下冷冻8小时,门把手能正常打开。
类似的隐藏式门把手破冰测试,在网络上能搜到不少网友上传的视频,光我见过的就有比亚迪汉的、有极氪001的、有小鹏P7的……各种各样。
一时间,破冰能力强不强,成了评判隐藏式门把手好坏的重要标准。
隐藏式门把手除了在被冻住时会被人诟病以外,还会时不常的产生一些小尴尬。
之前我一个初中同学请年假来北京玩了几天。晚上逛完南锣然后再簋街撸完串之后挺晚的了,地铁也没了,于是她在滴滴上打了个车准备回酒店。
结果,打着一辆特斯拉Model Y。
谁知,后来尴尬的事情就来了。
“这车竟然没有门把手?”她几步小跑过去,到了车门的位置突然尬住了,研究了半天。
这时候司机等不及了,摇下车窗让她赶紧上车,说停久了要罚钱扣分。
“师傅,我不会开车门!”
“你拿按一下那块,再一拽就开了!”司机把头和手伸出窗户,对着我同学一通比划,但她还是没整明白。
无奈之下,司机只好自己门下车来开车门。
后来,我回忆起我第一次遇见隐藏式门把手的时候,其实我跟我同学的第一反应是差不多的,都有一瞬间手足无措的感觉。经历过类似情况的应该还有很多人,毕竟隐藏式门把手的开门方式与自己以往的用车习惯有所冲突。
最近几年可以明显感觉到,车企发布的新车,越来越多的开始采用了隐藏式门把手设计。而电动车在其中的占比更高,少说可以达到7成以上,甚至可以说隐藏式门把手已经成为了电动车的代名词。
实际上,汽车门把手的发展历程,也是件挺有意思的事。
期初汽车刚由马车改过来的时候,其实是没有车门的,没有车门也就不存在门把手这个东西。
后来随着汽车技术进步,车速越来越快,为了安全起见,防止乘客被甩出去,于是车有了车门,车门把手也随之诞生了。
最初的车门把手,长相跟贵族家的衣柜把手是很像的。
后来为了方便拉拽,汽车工程师逐渐把门把手做长了一些。
再到后来,随着铸造、锻造工艺的进步,汽车的设计语言逐渐从“方方正正”开始向圆润发展。
这一过程中,车门把手也开始变得圆润了起来,后来开创性的诞生了“门碗”设计。
在“门碗”下诞生出了“上掀式”和“横拉式”两种到现在为止都相对主流的门把手。
首先是“上掀式”门把手,向上掀起即可单手打开车门,优点是成本相对低廉。
“横拉式”门把手就是现在绝大多数车型的主流设计了,横着一把拉开车门的感觉真的无比十分畅快。
与此同时,在汽车门把手发展的过程中,有一群“美观派”工程师,开始在想方设法的研究,怎么把门把手藏起来。
于是就诞生了这种“把门把手藏在C柱”的设计,代表车型有菲亚特Coupe、西雅特Leon、阿尔法罗密欧156、奇瑞A3。
还有像奥迪R8一样,选择把门把手藏在腰线里的,算比较脑洞大开的设计了。
很多人都认为,是特斯拉创新性的设计出了如今那种隐藏式门把手,其实不然。
早在1954年,堪称现代汽车鼻祖的奔驰,就在300SL上搞出了隐藏式门把手+鸥翼门的设计,在当时可以说是震惊车圈。
在后来,捷豹等少数车企的少数车型,也同样采用了隐藏式门把手。不过隐藏式门把手一直都不是主流,直到特斯拉的出现。
据一位特斯拉前高管透露,“我们大多数高管一致认为把门把手变复杂的想法很疯狂。隐藏式门把手就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设计起来复杂,用起来也复杂。可无论我们如何强烈反对,马斯克依然坚持要用隐藏式门把手。”
至于为什么马斯克对隐藏式门把手如此执着?有不少人猜测是为了减少风阻,提升续航,毕竟行车过程中门把手与车身处于一个平面,风阻是必然会变小的。
不过我看到有专业人士分析,隐藏式门把手对于续航的提升其实并不算大。
每一个隐藏式门把手大约可使风阻系数降低0.003,4个也就是0.012。而风阻系数每降低0.01,大约可提升……15-20公里续航。
因此隐藏式门把手更大的作用,其实是为了提升车身的美观程度,从而带来更强烈的科技感。
况且电动车时代,很多车型都支持蓝牙开门、卡片开门、电吸门这样的功能了,也支持隐藏式门把手自动弹出迎宾,这也侧面促成了如今大部分新车尤其是电动车,越来越多的开始采用隐藏式门把手。
不过,我看到网络上有不少人是对隐藏式门把手抱有不满的,甚至有人一度认为隐藏式门把手是“最鸡肋的设计”之一。
所谓有诉求就有市场,在淘宝上甚至可以找到专门做特斯拉门把手“立体化”改装的。
有一说一,除了被冻住以外,在安全性方面,隐藏式门把手相比传统横拉式门把手来说,确实会一定程度上放大安全隐患。
就比如今年4月,辽宁一辆特斯拉发生双车碰撞事故之后起火,多名路人见状后展开救援。但却一度因为隐藏式门把手无法弹出无从下手,好在最后路人抢在特斯拉起火前掰开车门,将受伤的女司机救出。
要说隐藏式门把手相比传统横拉式门把手,除了美观和风阻以外的优点的话,我想还可以很好的避免门把手被插小广告的情况吧。
【写在最后】
科技进步与时代发展的过程中,新生的事物与很多人的需求往往并不是完全重合的。
就像现在电动车时代,越来越多的旋钮、物理按钮被中控屏、触控板取代,这与隐藏式门把手设计的流行其实是如出一辙的。
公社办公室的一位编辑小伙伴也是经常吐槽这件事,因为他不希望自己原有的习惯被改变。
到底是新兴事物会彻底改变人们的习惯,还是人们的诉求会改变产品设计,我无法预料。
但无论如何,市场在经过一定时间的筛选之后,必定会找到新奇、人性化、成本等方方面面相对平衡的点。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螺旋上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