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盘一转,给个县长都不换。”这是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一句话。虽然是文学作品中略带“夸张”的观点,但是却反映出了卡车司机是当年一个十分让人羡慕的就业岗位。
有人说,六七十年代手握方向盘,是比干部还牛逼的工作。确实如此,卡车司机的黄金时期正是从建国初期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甚至到十年前,卡车司机群体基本上就可以拿到每月上万的收入,这个数字即便放在今天也毫不逊色。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说道说道,曾经那个卡车司机的“黄金年代”。
一人挣得比两人多!当年的卡车司机“风光无限”
“那时候的驾驶员,姑娘喜欢,邻居羡慕,可以称得上是风光无限!”为什么会这么说?首先我们先看看当年司机一个月的收入能到多少钱:
网络上专门有人列出了当年司机的一个工资标准,根据数据,六七十年代的卡车司机每月收入六七十块不算难,约等于七级工资、科级工资水准。
据了解,60年代初,驾驶员分为五级十等。当新手考到驾照以后,需要跟着师傅实习跟车,一般2年内就变为副五级。
即便副五级是最低等级别,但其每月收入也有40多元,比普通工人要高出一大截(按照八级工资制度计算,工人最低1级是28元,8级为104元)。
而且,司机是少见的有补助的工作,如果外出跑长途,每天补助1元左右,跑市区则是0.6元左右,并且,粮票布票什么的,都会比普通工人要多,更别提捎带顺风车,帮忙拉货,“出私车”等额外的“人情收入”了。
如果司机出车较多,即便是新司机,每月也能拿到六七十元。可能有些年轻的卡友对于每个月挣六七十元没有概念,这么说吧,按照当时的物价计算,1斤大米0.13元,1斤猪肉0.64元,1斤大白菜2分钱,一瓶茅台酒8.5元一瓶。
以小编的家庭举例,小编的舅爷,汽车兵退伍到地方从事司机行业,到80年代初期,每月的工资是在200元左右。小编的祖父母从事教师行业,同时期两人的工资一共在170元左右,在当年,两个老师没有一个司机挣得多!
入行如同考公务员 跑车比现在要辛苦得多!
虽然卡车司机在当年,是一个人人羡慕的“高光职业”,但是想要进入这一行,却没有现在这么容易。
小编听老一辈人讲过,在计划经济的时代,汽车可是一个“稀有物种”。当时的汽车,基本上就分为三种:1,机关企业领导用车;2,保障通勤的公共汽车和班车客车;3,能够拉货运输的载货汽车。
那个年代的司机之所以会那么吃香,与当时的交通不便、物资匮乏不无关系。在当年市面上并没有现如今这些物流部,货运平台;只有大型企业才会有运输部门,有的运输部门是政府机构参与运营的。
而且,在当时想要获得驾驶员资格是十分困难的,一般单位的司机都是从部队转业而来。普通人想进入司机这一行,堪比考公务员。
据了解,由于没有民间驾校,必须经过单位挑选推荐后参加由地方交通局举办的驾驶员培训。并且要经过资格审查,培训结束后参加车辆监理站统一组织的理论考试、路考和桩考合格后发给实习驾驶证。
当取得了驾照之后,回到单位也不会那么“顺利”去开车的,还需要跟着师傅“实习”一段时间,除了学习实际驾驶技巧,还得学习修车、认路等等诸多实践技能。
毕竟在当时,路况条件,车辆技术,维修售后等要素并不完善,山路土路非铺装路面比比皆是,而且车辆的技术,安全配置比现如今要落后许多,稍有不慎就会有事故发生。
当年的司机没现在那么轻松。当年路况很差,开车比较颠簸。可能两百公里的路程就需要跑一天路,司机很容易疲劳。而且空调暖风什么都没有,夏季冬季在车里休息都很不方便,远不如现在舒适。
而且那个年代,修车铺很少,更别说官方维修了,大部分车辆故障都是公司企业的汽车班自己维修,而且一款车修修补补可能会跑好多年,车辆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故障,在荒山野岭修车也是寻常事。
市场变化 低迷期来临 未来能否再登“高峰”?
随着国家进入改革开放的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繁荣,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兴盛,私人运输企业,民营驾校蓬勃发展;老百姓买卡车跑运营的也越来越多。
市场需求旺盛,入行门槛降低,也就造成了卡车司机的人数不断攀升,问题也就不断地开始显现。
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快速提升,卡车从“奢侈品”渐渐变成了随处可见的生产工具,大量从业者的进入使得市场很快就面临饱和状态。货多车少变为车多货少的现状开始产生。
卡车司机这个行业,现如今不少人都不看好其未来的前景,尤其是自动驾驶,无人驾驶等技术的不断兴起,未来的卡车司机是否即将“集体下岗”?
在小编看来,卡车司机不但不会失业,反而会“再登高峰”。目前来看,卡车司机的发展趋势将从“散户化”转变成“职业化”,这对于现阶段的卡友来说,不失为一个良好的“竞争时机”。
未来,货运行业的无人驾驶和自动驾驶将成为未来的趋势,虽然不需要司机驾驶车辆,但是为了应对各式各样的突发情况,自动驾驶无人驾驶离不开“司机托管”,仍然需要托管司机的驾驶技术、驾驶知识、丰富的驾驶经验及对车辆的了解程度、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或许到了这个时候,卡车司机的社会地位,将再一次地达到“高光”。
来源:卡车之家